《观赏植物识别与应用》实习作为园艺专业观赏园艺方向第一个综合实习,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,建立专业认知,激发专业热情。通过识别观赏植物,掌握其景观应用特点;通过对不同风格园林绿地实例的参观学习,掌握现代园林的造园特色,结合文化背景、时代背景进行分析,进而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观点;通过练习植配配置与造景基本技法,掌握植物造景规划设计与绘图的基本方法。
在实习开始前,刘曼、娄倩、裘莉娟和赵滢等4位任课老师已精心制定实习计划,考查实习地点,采购防暑药品,为实习开展紧锣密鼓地准备着。不料,今年的小学期,高温天气、暴风骤雨和西安点状疫情撞个满怀,为确保学生人身安全,课程组及时启动备用计划,调整时间安排,带领学生在南北校区、博览园、宝鸡植物园、宝鸡人民公园及中华石鼓园等实习点完成观赏植物识别、景观测绘与综合实践等实习内容。
“力尽不知热,但惜夏日长。”在为期三周的实习里,同学们初步识别观赏植物300多种,测绘南校行政楼停车场、景观廊架、榉树广场及小西湖植物配置,调查并分析了宝鸡植物园、人民公园、中华石鼓园的植物配置和文化内涵。厚厚的植物名录,是同学们努力的证明;工整的实测图纸,是同学们严谨的成果;真诚的实习心得,是同学们的切身感受。如李婷同学所说,“学习中不再只有后面的鞭子与刺耳的叫声,还有来自远方的晶亮的眼睛与磅礴的知识。时间很慢,慢到每天都很疲惫地度过,倒头就睡;时间很快,快到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结束了。”
在宝鸡植物园,临湖沐风,同学们体会到“荷风送香气”;在宝鸡人民公园,同学们感受到“绿树阴浓夏日长”;在南北校区,同学们认识到,“芳菲歇去何须恨,夏木阴阴正可人。”原来植物景观不单单是观赏植物的种植,更需要艺术的处理;在中华石鼓园,登高远眺,感受厚重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交融。陈柳霏同学说,“实习的专业性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感受,新的教学模式,新的上课方式,让我不局限于书本,而是开扩眼界,学习更多知识。无论是生动有趣的课堂,还是细致入微的指点,令我收获良多。”
在实习汇报会上,同学们用精心制作的PPT总结了她们这个充实而难忘的三周学习,同时,对今后的学习充满期待和热情。